羌族的人们都是分布在青藏高山地方,大多数民居建筑都是以土石为原料,而你们知道羌族的民居特点其实是有哪些的吗?不妨随大师一起了解下吧。
羌族的传统民居特色
羌族民居特色在哪
羌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,大多聚居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或半山地带。羌族村寨依山傍水、据险而建,其民居的代表是碉楼和庄房。
羌族碉楼历史悠久,早在汉代已经存在和盛行了。《后汉书?西南夷传》载:羌族“依山居止,垒石为室,高者至十余丈”(一丈约合3.33米),当时这种建筑称为“邛乱”,意为碉楼。建造碉楼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御,后来碉楼逐渐成为羌族居住的普遍形式。(www.bmfsm.com)
羌族碉楼以石、土为建筑材料,基本上是平顶,分为三种类型:一类是专门用于瞭望观察、防御作战的碉楼,一般高达10余丈,10多层,用于自卫和通报紧急信息,遇有来犯,可在碉楼顶上燃烧烟火,向村民和邻寨求援;一类是主要供居住用的碉楼,多数为三层,富裕或有权势的人家建四层;还有一类是居住和防御相结合的混合式。
碉楼有四角碉、六角碉和八角碉不等,高达数丈或十余丈;有以片石加黄泥砌筑的石碉,也有夯土筑成的泥碉。过去平顶碉楼的房顶上放置一块乳白色的石英石,代表房主人供奉的天神,现在平顶主要用作晒场和休息的地方。围绕四周的矮墙角上供有白石,象征着天神、地神、山神、山神娘娘和树神。传说羌族祖先在迁徙过程中,经天神指引,以白石为武器打败了强敌,因此产生了白石崇拜。每座碉楼离地205米的地方有一个大窗户,是碉楼的入口处,通过梯子方可进入碉楼。碉楼内有经堂、卧室,底层是饲养牲畜的地方。碉楼与碉楼之间可搭木板互相往来。建筑碉楼过程中没有图纸,只凭借精湛的技术与经验,令人叹为观止。
羌族的另一建筑形式“庄房”,多为堡垒式,基部较宽大,逐渐上缩,一般为三层或两层,最高处为一方形的石板小堆,中间插一小树枝,称为房背。三层庄房底层是牲畜的厩舍并堆放杂草。中间一层是居住用房,正中靠墙处供有神位,是全家起居、会客及举行各种仪式的地方。顶层为开放式的照楼和晒台,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,晾粮食、妇女手工编织或儿童游戏都可利用这块平地。
羌族传统民居特点
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、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,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。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,形状有四角、六角、八角几种形式,有的高达十三四层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。墙基深1.35米,以石片砌成。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,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。修建时不绘图、吊线、柱架支撑,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。建筑稳固牢靠,经久不衰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"永平堡",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。
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,呈方形,多数为3层,每层高3米余。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,伸出墙外成屋檐。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,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,厚约0 35米,有洞槽引水,不漏雨雪,冬暖夏凉。房顶平台是脱粒、晒粮、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。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(骑楼),以便往来。
此外羌族地区山高水险,为便利交通,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(绳挢)。两岸建石砌的洞门,门内立石柱或大木柱,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,少则数根,多则数10根。竹索上铺木板,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。
羌族民居有哪些特点
羌族人居住在独具特色的羌寨中。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,一般高达三四层。
底层圈养生畜,中层住人,上层储藏粮食,屋顶为平台,既可以摊晒粮食,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、妇女针织、孩子游戏的场所。
碉房建造时就地取材,以土石为原料,不用绘图、吊线,全凭高超的技艺和经验。碉房形式多样,层次不一,结构严密,棱角整齐,不仅坚固、耐久、实用,而且冬暖夏凉,充分体现了羌族人独特精湛的建筑艺术。